水性涂料的成膜过程是一种分子链凝聚现象,一般可以分为3个步骤:水分挥发、粒子变形和粒子合并。施工后,首先是水分挥发,当钢结构涂料的乳胶微粒占胶层的74%(体积)时,微粒相互靠近而达到密集的充填状态;其次,水分继续挥发,聚合物微粒子变形,毛细管压力高于聚合物微粒的抗变形力,微粒之间产生压力,介质挥发越多,这个压力越大,而后凝集、融合形成连续的涂膜;最后,水分继续挥发,当压力达到能使每个微粒中分子链扩散到另一微粒分子链中去时,聚合物分子链逐级逐渐相互扩散,使膜均匀化,就完成了固化干燥过程。
我国水性涂料的发展还只是局限于建筑内外墙漆,钢结构涂料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在基础材料的研制、成膜物质的合成、成膜机理的创新、生产工艺的改进、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涂装工艺的成熟与规范等方面均需要深入的研究与开发优质钢结构涂料在突破了关键技术后,将实现快速增长,未来几年,水性涂料将占到国内产业市场50%以上的份额。在这个产业升级的大浪潮下,涂料行业的市场格局将产生巨大变化。
在环保化东风的吹拂下,钢结构涂料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回望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涂料企业作出“油改水”的表态,加入到水性涂料市场领域的争夺中来,一方面为了表明自身环保化转型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历史机遇。而,在经历了这几年的探索之后,企业对于优质钢结构涂料的热情也开始出现降温的苗头,并显得更加理性。如同“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涂料企业对于水性涂料领域的热情到底是真心要实行环保转型和升级,还是只是为了“蹭热点”宣传一下品牌,也慢慢的显露出来。这是因为,一方面部分涂料企业在发展水性涂料的过程中遇到技术、品牌、市场等种种难题而不得不踩刹车,另一方面则不得不说,新的热点的出现带走了相当一部分热衷于“蹭热点”的企业。
水性涂料在汽车上应用已经十几年了,理论上在工程机械上应用不该有什么问题。但是,工程机械生产和汽车生产规模不同,涂装工艺不同,涂装设备不同。汽车生产属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涂装生产线建设水平高,涂装工艺参数能实现严格控制。而工程机械大多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涂装生产线兼顾产品多,无法高水平建设,在喷漆室温度、湿度等方面大多没有控制措施,部分企业钢结构涂料喷漆室送风在冬季会有加热空调,但在夏季基本都没有制冷。水性涂料施工恰恰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范围要求较为严格。工程机械行业的喷漆室送风由于没有冷暖空调,因此要想将温度、湿度控制在像汽车涂装那样窄的范围是不可能的。
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推出,环境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涂装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钢桶制造行业也不例外。为此,钢桶行业便大力推广环保的钢结构涂料,随着水性涂料质量的逐渐提升,钢桶企业对水性涂料经历了从了解到熟悉、再到试用、直至正常使用这样一个过程。然而,由于优质钢结构涂料与溶剂型涂料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制桶企业在试用和使用水性涂料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问题。尤其是三废处理方面的问题,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废水处理,今天我们结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并进行原因分析,同时给出解决方案(废气处理)。